Monday, November 9, 2009

赵晓:老子道行思想的制度经济学解读


转载自:福音时报

(福音时报) 老子说过的一句特别有智慧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好理解,但“道”是什么,一、二、三以又是什么呢,何以就创造了天下万物?本文试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作一解读。
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无法理解的东西,“道可道,非常道”。哲学家认为人和人之间很难互相理解。黑格尔曾言,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只有他的一位学生理解他,但这位学生还把他理解错了。经济学家也认为真正理解一个人是很困难的,格林斯潘对此说得最精妙:你如果认为你理解了我的意思,那你一定是误解了我的意思。但老子说的对“道”的无法理解,显然非指类似于人和人之间难于沟通,而是指人对终极真理根本无法完全把握。

何谓终极真理?在老子是“道”,在古希腊人是“逻各斯”,在希伯来-基督文明是“上帝”。
柏拉图同样认为道不可知,人充其量只能看见其影,不能见其真形。而在希伯来-基督文明的“上帝”观中,上帝并非真理的创造者,乃真理之本体,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只能来自上帝的自我启示。从这种意义上讲,人就像一台无线电收音机,没有来自上帝的信号,收音机再好也没有用。人对真理的理解相对于绝对的真理本体永远是相对和有限的。正因如此,黑格尔才有“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感叹。
对于“道”或真理的本体,人们虽然不能完全认识,却可以形成对真理的信仰。这就是由道生出的“一”。老子的“一”,其实就是由上帝或者说真理本体对人的启示所产生的信仰,即《圣经》所言的“未知之事的确据,所望之事的实底”。那么,“二”又是什么呢?我以为是制度,即从不同信仰产生的制度选择。“三”,则是在“二”也就是制度决定的行为选择和技术选择。至于“万物”,当然就是人类的行为最终所产生的一切文明成果了。
原来,人类的文明其实取决于对“道”的信仰。花团锦簇的大千世界、人类的物质成果皆因对道的寻求,缘自信仰而来。万物决定于行为,行为来自制度,制度其实是来自信仰,信仰决定于对道的寻求。

《圣经》言:“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说明心非常重要,它决定一切文明成果。话说得更加精辟而直白,却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意思是相同的。
不妨用一个故事来来诠释上面的见解。这个故事是一位商业朋友讲给我听的。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日本的战斗机一度比美元飞得还快还高,处于上风,最终却败给了美军。原因有许多,其中美军更加重视“人的生命”是被人们忽视重要原因。众所知道,日本空军崇尚“武士道”,强调飞行员要有“钢铁意志”,敢与敌人同归于尽。而美国人受基督教文明的影响,强调人的生命的,同时认为人的本质是软弱的。所以,当日本最优秀的飞行员不断地在天空为天皇“玉碎”时,美国人却宁愿让们最优秀的飞行员留在地面作教练员;当日本人只重视飞机的速度和高度时,鼓励飞行员拼死作战时,美国人却不惜巨资制造出较为笨重、飞行较慢但钢板很厚,更有利于保护飞行员生命安全的飞机。其结果,在持久的空战中,美国的飞行员得以更好地保存生命以及更多地产生,日本的飞行员却日益匮乏,最终美国打败了日本。
在这个案例中,美国人打赢了日本,这是一个结果,是老子所说的“三”生出的万物。“三”则是美国不惜一切保护飞行员、用资本代替人力的战争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日本更强调人的牺牲精神、以人力代替资本的战争技术战线的选择。“二”呢,是美国的民主制度与日本天皇-军国主义制度的区别。“一”则是美国对上帝的回应所产生的基督信仰以及日本拒绝对上帝的回应转以天皇为神的武士道信念。至于“道”,它在任何地方,无论美国还是日本都是不变的,永远都是那个终极、是真理,是先于万有的至高存在。

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从“一”开始的,也就是对终极的回应不同开始的。

在终极的“道”面前,人需要做的是:选择。譬如,承认神的存在是一种回应,否认神的存在是另一种回应;承认神的存在并积极地寻求神是一种回应,承认神的存在但不寻求神是另一种回应。人生和世界、国家和民族以及企业的发展最终也就因此变得不同。
以此来比较东西方文明,包括看待不同民族的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的不同发展,我们便必然注视到其“经济人”背后隐藏的信仰与文化密码,并需要以此来理解他们不同的行为和结果。哲学家说过,人是一个寻找的X。企业对“道”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由此而导致的“一”将成为企业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企业制度的选择,最终决定企业的行为与技术选择以及企业的成败。

所以,对“道”的寻求是企业决不可忽视的一件事!

http://www.gospeltimes.cn/news/2009_11_10/6576.htm


No comments: